http://news.sina.com.cn/o/
“作文头疼症”如何下药?
http://www.sina.com.cn
深圳市南园小学椰林文学社在“首届金葵花中国校园文学作品评选”中共获得“全国优秀文学社”等9个奖项,并被列入“中国小作家协会活动基地”。
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一提到作文就头疼,一提笔就嚷嚷“没东西可写”、“不知道怎么写”?文学社对小学生习作能力究竟能有多大帮助?对于学生作文的千篇一律以及抄作
文、编作文的现状,
问卷调查
近四成学生常按套路写作
学生们对“写作文”有什么印象?他们喜欢上作文课吗?他们觉得自己作文时最欠缺的是什么?针对上述问题,记者随机在南园小学四五年级的50多名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。
1.你喜欢写作文吗?
27.5%没有特别的感觉,完成任务而已
64%喜欢
8.5%不喜欢
2.你写作文时苦恼吗?
27.5%不觉得苦恼,每次都比较顺???地写完
8.5%经常苦恼,不知道如何下笔
64%偶尔苦恼
3.你喜欢上作文课吗?
55%一般,比较平常
32%喜欢
13%不喜欢
4.作文课给你留下什么印象?
15%比较无聊,没什么新意
17%好玩,很有意思
6%比较枯燥,有些难懂
62%能了解到很多优美文字,感觉不错
5.你觉得自己在写作方面最大的欠缺是什么?
38%观察力和感悟力不够,写作时经常按照套路写,比如模仿优秀作文选里的作文
15%无法做到“我手写我心”
15%没什么头绪,写出来总像是记流水账
32%词汇量太少,有时想到的东西找不到词语或句子形容
6.你觉得写作文的意义是什么?
36.2%学习一门基础技能
47%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
16.8%应付语文考试,完成家庭作业
新闻会客厅
“不提倡学生多看优秀作文选”
嘉宾一:
李俊,南园小学椰林文学社总辅导老师,从事语文教学17年
阅读多了就会激发写的欲望
记者(以下简称“记”):小学办文学社在深圳还比较少见,为什么您要开办这样的社团?
李俊(以下简称“李”):语文教学应该是“工具+文学”,小学确实还是打基础阶段,主要是训练学生的“听、说、读、写”能力,所以创办文学社的小学并不多。但我觉得文学应该成为人生活的一部分,而且文学和艺术一样都需要有天分,有些孩子其实很早就能发掘这种天分。
另外,我认为阅读对于写作来说非常重要!所以,我们文学社阅读的活动占了一半,教学生欣赏一些经典名家作品,告诉他们如何鉴赏,慢慢让他们找到一种文学的感觉。写作不能贪多求快,阅读多了,写的欲望自然就激发出来了,他就会想表达。而这次我们去参加评选,遇到北京一些小学的文学社,发现他们的活动开展得比较艰难。我觉得这主要是他们太偏重写作忽略了阅读训练而造成的。
90%的好作文都是有感而发
记:为什么很多孩子不愿意写作文?
李:“写作”和“作文”是两种概念,写作不是靠作文就能解决的。作文只能说是一种应付考试的工具,现在小学里(三年级到六年级)一学期的“作文课”也就大约8节,都是在训练作文技能,所以造成很多学生作文里空话、套话很多。
而有人问这次获奖的
现在很多孩子太缺乏生活
记:作为语
李:空话、套话比较多,比如写“我最敬佩的一个人”,很多人写很多套话,但通篇找不到这个人具体感动人的地方。还有一次,我叫五年级的孩子写《校园一角》,结果班里50个学生有20个都写了生物园,而且写的都是生物园的同一个特点。倒是有一次我布置了一个开放式的题目,以“老鼠开会”为题写童话,大家倒是完成得不错,有个孩子还写了2500字,说明学生是有想象力的。
记: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?
李:一是阅读太少。文字给人的想象空间很大,而现在很多孩子看电视、卡通、漫画比较多,都是浅化思维,属于“快餐式文化”,好吃但营养并不好。比如一个画面描写,100个孩子脑海里可能会有100种画面,但是要把它画出来,大家都只知道一种画面。二是生活比较单调,亲近自然的机会少了,孩子能产生的感受就少了。另外,深圳的家长很忙,和孩子沟通、倾诉的机会少了,使孩子缺乏生活。
读文本、读作者、读自我
记:您始终提到阅???对于孩子写作的重要性,能给家长提一些建议吗?
李:阅读方面,我强调“读文本、读作者、读自我”三个层面。一是阅读文章或书籍的意思、情节;二是阅读作者的心声,与他产生情感共鸣或对他的想法有异议都可以;三是阅读自我,阅读每本书时,读的人最终是要通过其来提升自己,拓展自己的想法,重新认识自己,达到新我。
小学生可以多读童话,安徒生或格林童话都可以,还有儿童诗歌,这些对孩子的想象力和语言能力都很有帮助。古典名著等可以等他大一点的时候再读。但我反对给孩子读简装版、少年版的名著,因为这些已经过多次改编,只能让学生大致了解故事情节。另外,“优秀作文选”之类的,我也不提倡让孩子看,因为有些书里的文章已经过老师、家长和编辑的改动。
“让学生怎么想就怎么说,怎么说就怎么写”
嘉宾二:
薛强,深圳市福田区教育局语文教研员
指导学生习作不能脱离生活
记者(以下简称“记”):目前小学生习作教学是否有改进?学生作文状况如何?
薛强(以下简称“薛”):由于实施了“新课标”的教学理念,对小学生的习作指导有了长足的进步。注重了生活体验,充满童心童趣,重视行文规范,比较贴近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。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,主要是说假话、空话和套话;在布局谋篇、语言运用方面有明显不足。当然这跟教学中一些习作题目和要求远离生活实际有关,我们也在不断地修订。
记:如何解决这些问题?
薛:就学校的习作指导而言,要把主阵地放在课堂教学上。目前对学生的要求是每学期8—10篇左右的习作,老师应当认真辅导、批改、讲评,优化课堂教学质量;要扩大学生的阅读量,采取“只鼓励不批评”的方式,鼓励学生的课外阅读;现在校外有很多作文比赛等形式的活动,应该鼓励学生参与。
从1999年开始,福田区就在进行学生自改作文的试验课题。我们采用学生习作自评自改、互评互改,家长点评,老师总评的方式,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,提高习作水平。课题已经取得很大成效。
记:老师和家长该如何指导小学生作文?
薛:学生习作总受到两个问题的困扰,即写什么和怎样写。总的说来,小学生天性好玩,老师应该对他们加以引导。首先不能脱离孩子的生活特点,包括他们的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。
其次要注意他们的年龄特点。一二年级的学生处于习作的初始阶段,严格地说,还不能称作“文”,训练内容主要是说话写话;三四年级的学生处于作文的起步阶段,要开始进行正规的写作指导,由写话到写段、写篇,要求有中心、有条理;五六年级的学生习作就要讲究布局谋篇,要求结构完整,文体特点突出,着重在人、事、物、景、情5个方面进行训练。
再次,就是要注意他们的认知特点。学生认识生活有一个渐进的过程,要使学生能够怎么想就怎么说、怎么说就怎么写,促使学生的思维同口语、书面语相沟通。但实际上,想的东西未必能说得出来,说出来的话也未必能付诸文字。
以文学的形式带动语文教学
记:很多家长说自己的孩子总是写不出作文,或者心里想着但就是写不出,这怎么办?
薛:这方面的训练分为两步:一是让学生怎么想就怎么说,依据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,大胆、大方地表述自己想说的话,并尝试把自己想说的话记下来。二是让学生怎么说就怎么写。对一二年级的学生,鼓励他们写生活日记和观察日记,把自己的生活如实记录下来,同课堂教学相结合,养成他们动笔和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;对三四年级的学生,着重于段落教学与实践,有中心、有条理即可,对篇章结构的要求较低;对五六年级的学生,进行系统训练、综合训练。此外,还要鼓励学生大量诵读现代语体文,学习规范书面语和普通话,使语言表达流畅;同时进行书写练习,即要求学生用自己的笔在纸上写漂亮的字。
记:您认为文学社对于小学生作文训练的作用是什么?
薛:文学社的定位应该不只是吸纳文学爱好者,而应该以文学爱好者为骨干,来影响、带动学生课外的语文爱好,以文学的形式带动语文的教学,通过文学社的活动,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语文课外活动。我个人很看好文学社,很多作家都是从文学社中走出来的。但是现在很多学校的文学社仍处在起步和摸索阶段,主要还是在一个“圈子”里团结文学爱好者,能做到上述定位的很少。目前存在的问题比如指导老师的素质问题、文学活动的频度问题、文学阵地问题等,还有待进一步解决。
主题班会
究竟孩子们为什么不喜欢写作文?他们希望怎样上作文课?记者和南园小学三至六年级的近40名学生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。
命题作文:什么都挤不出来!
问题一:
什么原因会让你不想写作文?
题目令人百思不得其解
六(2)
有时写的作文受到父母批评时,我经常觉得很自卑、很伤心。我就会想:“写作文有什么用?哎,痛苦啊!”我们还要写命题作文,当题目被囚禁在一个固定的范围时,那种滋味可不好受——什么都挤不出来!
五(3)班陈洪:
有时我头脑里面根本想不出这个题目要怎么写,而老师又非要我们围绕这个题目来写,这种滋味很难受。
六(1)班郭子业:
有些作文题目令人百思不得其解,不知从哪方面下手。写作文时想来想去,又写不出来,时间就浪费了。
五(1)班林思琪:
有时不喜欢写特定的某一篇作文,觉得很困难。当自己对某种主题的作文不感兴趣的话,就很难表达。
怎么也写不出真实感觉
六(2)班许丹妮:
有时是因为没灵感,有时是因为没有真实经历。
六(4)班李华康:
说得好听一点,我可能是班上的“作文高手”。对于作文,我对它的兴趣也许很浓厚,但作文有时候的确让我很烦!我们每天都要写日记,一天两天还好说,但每天都要写,又要写满一页。我很想滥竽充数,但我毕竟是个“高手”,怎么好意思滥竽充数?所以就只好把作文书上的事例转移到自己身上,但怎么写也写不出真实的感觉!
问题二:
你觉得作文课应该怎么上?
???到户外去观察真实场景
四(2)班黄田森:
我想象的作文课是分组到操场上寻找有趣的动物来写。
四(2)班吴雅芳:
作文是要观察的,最好是在户外写。
六(3)班惜梦:
我希望老师尽量让我们去看一看真实的场景,这样能更好地培养自己的感情,并且能给我们看一些例文,吸取别人的长处,再用生动、有趣的语言领我们走进作文世界。如果老师自己亲身经历过那样的场景,也可以给我们讲一下。
互相讨论交流写作心得
六(1)班郭子业:
我心目中的作文课应该是可以互相讨论,交流写作心得。
五(4)班张景峰:
我心目中的作文课是一堂生动的课,不要总是讲一些结构,应该让同学们在课堂上口头说一下,老师点评一下,以后写就不会觉得没内容了。
六(2)
作文课应该题材广泛,大大减少写作时受到的囚禁。这样的作文课更有影响力和启发性,写出来的作文也会更活泼。老师应该更会引导,讲课要更生动。
撰文本报记者张玮
见习记者高欣亮
摄影本报记者何俊